(1)AU-4指针值
为实现VC-4复用映射进STM-N帧,在VC-4进入AU-4时应加上AU-4指针(AU-4PTR),即AU-4=VC-4+AU-4PTR (8-6)当VC-4信号来源于另一个SDH网络时,VC-4和STM-N可能存在帧速率上的差异,即便在同一个SDH网络内VC-4和STM-N也可能存在相位上的不一致。为了适应这种速率和相位上的差异,SDH中设立了一个指针调节机制, 利用AU-4指针来指示VC-4起始字节的位置。有了指针以后,无论VC-4的相位在STM-N中如何变化,都可以方便地进行VC-4的定位。AU-4PTR由处于AU-4帧第4行、第1〜9列的9个字节组成(图8.16),即AU-4PTR=H1,Y,Y,H2,1*,1',H3,H3,H3, (8-7)其中;Y=1001SSll;SS是未规定值的比特;1”=11111111。
含在H1.H2字节中的指针指出VC-4起始字节的位置,而H3字节用于进行负调整时携带额外的VC字节。分配给指针功能的H1和H2字节可以看做一个码字,如图8.17所示。其中指针字的最后10个比特(7〜16比特)携带具体指针值(共可提供1。24个指针值)。AU-4指针值为十进制数0〜782范围内所对应的二进制数,该值表示了指针和VC-4第1个字节间的相对位置。指针值每增/减“1”,代表3个字节的偏移量。 由于VC-4帧结构内共有2349字节,所以需用2349/3=783个指针值来表示。例如,指针值为0表示VC-4的首字节位于最后一个H3字节后面的那个字节。
AU-4PTR中由Hl和H2构成的16bit指针码字(见图8.17)。指针值由码字的第7至第16比特表示,这10比特的奇数比特记为I比特,偶数比特记为D比特。以5个I比特和5个D比特中的全部或多数比特发生反转来分别指示指针值应增加和减少。因此I和D分别称为增加比特和减少比特。图8.17也给出了一个附加的有效指针:级联指示。即当AU-4指针设成级联指示时,表示AU-4为级联状态。
(2)频率偏移引起的指针正调整
如果VC-4帧速率与AU-4帧速率间有频率偏移,则AU-4指针值将需要增减,同时
伴随着相应的正或负调整字节的出现或变化。当频率偏移较大,需要连续多次指针调整时,相邻两次指针调整操作之间必须至少间隔3帧(即每个第4帧有可能进行操作),这3帧期间的指针值保持不变。当VC-4帧速率比AUG帧速率低时,则以正调整来提高VC的帧速率,即每次调整或指针操作将在VC-4帧的真实字节J1前插入3个填充伪信息的空闲字节。由于插入了作为正调整字节的空闲字节,VC帧在时间上向后推移了一个调整单位的时隙,因而用来指示VC帧起始位置的指针值也要加1(见图8.18)。应注意的是,AU-4指针值782+1=0。
进行正调整由指针值码字中的5个I比特的反转来表示(见图8.18)。在5个I比特反转的帧实施正调整,即在最后一个H3字节后面立即安排有3个正调整字节,而下一帧的指针值将是调整后的新值。在接收端,将按5个I比特中是否有多数比特反转来决定是否有正调整,并去除所加的字节。
(3)频率偏移引起的指针负调整
当VC-4帧速率比AU-4帧速率高时,以负调整来降低VC的帧速率,即设法扩大VC字节的存放空间,相当于降低了VC帧速率,实际做法是利用H3字节来存放实际VC净负荷起始的3个字节,使VC在时间上向前移动了一个调整单位的时隙,因而指示其起始位置的指针值也应减lo要注意的是,AU-4指针值0—1=782。进行负调整由指针值码字中的5个D比特反转来表示(见图8.19)。
在5个D比特反转的帧实施负调整,即在H3字节中立即存放有3个负调整字节(数据),而下一帧的指针值将是调整后的新值。在接收端,将按5个D比特中是否有多数比特反转来决定是否有负调整,并去除。实际上,指针调整并不经常出现,因而H3字节大部分时间内是填充伪信息字节。
(4)指针中的新数据标帜
AU-4或TU-3指针码字的第1〜4比特(图8.19中用N表示的比特)称为新数据标帜(NDF,NewDataFlag),它可指示由于净负荷的改变(如从一种VC变成另一种VC)而引起的指针值的任意变化和TU规格的可能变化。当指针调整按前述指针值加或减1方式作正常操作时,NNNN置为“0110”(止能),而10bit指针值表示VC的起始位置。若净负荷发生变化,则NNNN反转为“1001”(使能),即是新数据标帜(NDF)。由于NDF有4个比特,因而有误码校正功能,即
只要其中至少有3个比特与T001”相符时,就认为净负荷有新数据,此时,10bit指针值应按变化的净负荷重新取值。除接收机处于指针丢失状态外.符合新情况的新指针值将取代当前的指针值。所以说,新数据就是指这一新指针值,它表示净负荷变化后VC的新起始位置,而不是指针调整过程中随VC浮动作增减的指针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