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爆发并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,使得人们 “物理隔离”,进一步加速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,同时老人面临的窘境也被放大:不会网上购物,“社区团购”可望不可即;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,甚至不能交医保;不会使用“健康码”,出行遭遇阻碍……
这些事件时不时在互联网上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,甚至得到了年轻人的共鸣。央视也呼吁关注数字时代老年人的窘境。帮助老人融入数字世界,通信企业可以做什么?一些企业已经行动了起来。

通信终端如何“适老”?
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,工信部已经提出了具体建议。包括重点推动与老年人、残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、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,鼓励企业在智能设备上提供“老年模式”、“长辈模式”等,并将继续扩大老年人智能终端产品的供给。
业界熟悉的一个名词,就是“老人机”。据悉,依然有不少企业在坚持推出适老化产品,与此同时,随着老人对移动互联网和智慧医疗等数字化应用的需求提升,智能手机的适老化改造,以及面向老人的佩戴式智能终端等,近年来产品种类也逐渐丰富。
举例子,中兴手机今年上市的ZTE V2020 Smart孝心版,除了经典的简易模式以及大图标、大字体、大音量设计,还定制了“亲情帮”APP,可以让子女远程帮助父母设置SOS紧急通讯录、闹铃提醒、实时定位、网络连接等功能。
再例如中兴守护宝K199扫码版,是国内唯一一款支持健康码扫码功能的老人功能手机。其使用十分简单,同时与全国各地的健康码系统做了打通,老人只需简单几步操作即可启用健康码,方便老人出行。
此外,包括华为、小米、vivo、realme等不少手机大厂推出了可以测量或监测心率、血压、血氧、运动、睡眠等指标的智能手表产品。
在芯片层面,国内领先的芯片厂商紫光展锐是重要的支持者,上述中兴ZTE V2020 Smart孝心版,即采用了其SC9863A芯片;中兴守护宝K199扫码版,采用了其SC9820E芯片。